金世纪教育|官网移动版

欢迎来到东莞寮步金世纪培训中心!

校园资讯| News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服务指南 > 校园资讯 >

不想去培训机构学外语?教你一个偏门的学外语

时间:2019-12-03 17:19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

大家好,我是寮步外语培训的小昭老师,我以前一次试着学外国语,是在悉尼市郊外的一个意大利人社区里面。我在当地报了一个意大利语班,每周上一个小时课,每次下课总免不了要吃一碗意大利面,喝几杯葡萄酒。

 

就语言学习的体验来说,这肯定要比我在学校上的德语课开心。而且虽然每次喝得微醺,但学习效果居然也不错。

 

其实要进修一门外语,未必要花许多时间死记词汇和语法。事实证明,那些不刻意学习的部分也很重要。另外,喝一杯酒,或许还挺有帮助呢……

 

学习一门外语,最难的一点或许是它独特的语音,身为外国人,可能要将它们分清楚都做不到。


儿童正在寮步外语培训机构学习

这对儿童不是问题,他们只要被动地听取一门外语,过一段时间,就自然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了。我们向来认为成年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,但2019年的一项研究却传出了乐观的消息,提示了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最佳方法。

 

研究者要求母语为芬兰语的被试听取汉语普通话的语音,并同时处理其他任务,实验每次进行两个小时,连续进行四天。重要的是,虽然研究者吩咐被试专心观看一部默片并忽略语音,他们的脑波记录(通过EEG脑电图)却仍显示他们更善于分辨普通话中的不同声音了。研究者写道:“这些结果首次显示,单是被动的接受声音,就能在成年人的脑中引起和识别差异有关的可塑性变化,而之前我们认为,这是只有在婴儿发育的关键期才会发生的。”

 

研究者还说,这个实验显示了被动训练或许有助于真实生活中的语言学习。他们建议在听取你想学习的外语时做些别的事情(只要那事情不太费神),比如在健身房里锻炼或是烧饭做菜之类。

 

对于较年长的成人,这种消极学习法可能特别有益,能帮助他们记忆词汇。2013年,多伦多大学的林恩·哈舍(LynnHasher)领导了一项研究,显示年长的成人比年轻的成人更善于处理使人分心的信息。虽然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帮助,但这使他们更能记住背景信息。也就是说,在有意学习新词之后,光是听着这些词语在背景中复述就能帮助学习了。


 

儿童不仅能分辨大量语音的不同,学起语法来也比成人轻松。我们曾经以为,这种优势到七岁就结束了。但近来的研究再次指出,事情比这要乐观。比如在2018年,哈佛大学斯蒂芬·平克(Steven Pinker)参与的一支团队发现,这种优势其实可以维持到17岁左右。不过一旦我们成年,掌握语法确实会变难,还有掌握外语中词的结构成分也是。

 

一部分原因,可能是成人更加发达的认知技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。2014年,麻省理工学院的艾米·芬(AmyFinn)和同事发现,对于一门人工语言中的单元,比如字根、前缀和后缀,成年人越是致力于它们的结构和用法,就越是难以掌握。芬表示,在学习这门语言的“形态”时,“至少就我们创造的这门语言来说,你若用功,效果反而更差。”

 

这些发现印证了1990年由语言学家艾丽莎·纽波特(Elissa Newport)提出的理论,即成人之所以很难学会语言的这个部分,是因为他们总想一次性分析太多信息。那要怎么改进呢?芬建议,在聆听一门外语时不要过度分析。她的研究中有一个场景,即要求部分被试在听取一门人工语言时,解答一个难度不高的谜题或是玩填色游戏,结果很能说明问题:恰恰是这部分被试对语法掌握得最好。得出的结论是:如果你的行为像一个孩子,那么你的学习效果或许也会像孩子一样好……

 

在比较正式的教学场合之外,许多语言班都是在晚上开课的,但是有一些实验研究值得我们参考,它们显示了晚上并不是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,特别是对年长者和青少年而言。

 

老年人可能上午最合适。比如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,林恩·哈舍和她的团队发现,年长的成人(60至82岁)较易集中精神,并在记忆测试中表现更佳的时段是早晨8:30至10:30,而不是下午13点至17点。对他们脑部的扫描显示,这是因为到了下午,老年人的“默认模式网络”会变得更加活跃,而这种神经系统状态对应的正是胡思乱想。但是在年轻的成人身上,和集中注意力有关的神经网络会一直兴奋到下午。

 

而白天可能是青少年更理想的学习时间。在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,弗赖堡大学的约翰内斯·霍尔兹(Johannes Holz)和同事发现,16、17岁的女孩如果在下午15点学习材料,她们在事实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晚上21点学习更好。

寮步外语培训学校的毕业生

但是另一项2016年发表于《心理科学》(Psychological Science)杂志的研究却指出,晚上学习也有它的好处――特别是在学习后美美睡上一觉,第二天早晨再做些复习的情况。

 

研究者将母语为法语的被试分成两组,一组是当天学习组,在早晨学习将16个斯瓦希里语单词译成法语,并在当天晚上复习一遍。另一组是隔夜学习组,在晚上学习,然后睡一觉,到第二天早晨再复习。

 

结果在各类记忆测试中,隔夜学习组都比当天学习组表现更好。在一周之后,隔夜学习组也几乎没有遗忘的迹象(而当天学习组平均忘记了4、5个单词),而且在复习中,他们遗忘的比当天学习组少,重新学习那些没有记住的单词时也学得更快。

 

研究者猜想,在学习后立即睡眠能使记忆更加巩固。研究结果显示,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安排两个学习时段,一个在临近睡觉时,一个紧跟着醒来之后。

 

 

在词汇的学习和复习之间尽量多留出时间休息,这个建议听上去似乎违反常识,但是在安排学习时间时,有必要考虑一种名为“间隔效应”(spacing effect)的现象。

 

据道格·罗勒(Doug Rohrer)和哈尔·帕什勒(Hal Pashler)发表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,学习和复习的间隔,应该根据你真正需要回忆所学内容的时间来定(比如考试或者度假),并且遵循一条“10%原则”——两次复习之间的时长,应当是你希望在记忆中保留这些知识的时长的10%。比如你一个月后要应付一次测验,那就该隔两三天复习一次。但如果你想把记忆保持得更久,好在一年之后有上佳表现,那么你最好一个月复习一次。这个原则的原理尚不清楚,可能是在学习、复习和回忆之间保持较长的间隔会告诉你的大脑:这是将来用得着的知识,值得长时间保留。

 

但这条10%原则只是粗略的指导。最近的研究显示,间隔效应要适合每个人的学习进度才能发挥最佳效果。2014年一项发表于《心理科学》的研究中,帕什勒和团队为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学生分别制定了间隔计划,根据的是学习内容的难度,以及学生们在早先的测验中的表现。他们发现,这些个性化的间隔计划在学期结束时将测验分数提高了16.5%,并且比“一刀切”的10%间隔学习计划高了10%。

 

其他研究也印证了这个违反常识的观点,指出学习外语时多花时间休息不仅没有害处,反而可能有益。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,19名被试流利掌握了一门人工语言的听说,接着又休息了三周到六周时间。乔治城大学的迈克尔·乌尔曼(Michael Ullman)和团队发现,经过休息,这些被试在语法测验中的表现和刚刚学会这门语言时一样好。更有甚者,经过了休息,他们的大脑在处理这门语言时的活动,居然很像人在说母语时的活动。乌尔曼认为,在学会一门外语后长时间休整,或许有助于将这门外语的表征由“陈述性记忆”变为“程序性记忆”,类似演奏一种乐器或骑自行车。但这只是一项小型研究,针对的也是一门人工语言,要弄清事实,肯定还要再做研究。但是就像这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,他们的研究“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”。



 

众所周知,酒精没有激发脑力的特性。它会破坏一切认知功能,包括工作记忆和忽略干扰的能力。我们想当然地认为,它也一定会使人更难说出外语。可是2017年,弗里兹·雷纳(Fritz Renner)和同事发表的一项研究,却指出酒精或许对语言学习有益。

 

研究中,学习荷兰语的德国志愿者饮下了足量伏特加,使血液酒精浓度达到了0.04%(大致相当于一名70公斤的男性喝下了将近500毫升啤酒)。在其后的一项小测验中,志愿者要用荷兰语辩论动物试验话题。而独立评分人认为,喝啤酒的被试对荷兰语的运用比那些只喝了清水的被试更加流利。

 

为什么会如此呢?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在用外语说话时会觉得紧张焦虑,而酒精能缓解这种焦虑。但本着寮步外语培训的职业精神,小编也补充说:“有必要指出,这项研究的被试只摄入了低剂量酒精。更高的酒精摄入量或许就没有这些益处了。

推荐阅读